國務院關于今年以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
——2022年8月30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六次會議上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會主任 何立峰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受國務院委托,我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今年以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請審議。
今年以來,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特別是全球疫情持續反復和烏克蘭危機帶來風險挑戰,我國發展的內外部環境復雜嚴峻,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認真執行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批準的《政府工作報告》和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落實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的審查意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持續做好“六穩”、“六?!惫ぷ?。成功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積極應對超預期因素沖擊影響,出臺實施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召開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進行部署,當前經濟總體呈恢復發展態勢,生產需求逐步改善,市場價格基本平穩,民生保障力度加大,保持了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總體穩定。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2.5%;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7%;城鎮新增就業654萬人,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7%;外匯儲備穩定在3萬億美元以上;全國發電量同比增長0.7%。從二季度情況看,我國經濟發展極不尋常,受國內外錯綜復雜形勢影響,經濟運行一度面臨超預期下行壓力,4—5月份波動較大,5月下旬經濟開始觸底反彈,6月份主要指標全面回升,經過各方面共同努力,當季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0.4%,頂住壓力實現了經濟正增長、失業率降低、物價穩定等主要目標。
(一)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明確要求。按照《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報告關于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部署,疫情防控經受了嚴峻考驗、取得積極成效。壓實“四方責任”、落實“四早”要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因時因勢不斷調整防控措施,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落實“動態清零”總方針,將工作力量和防疫資源及時向疫情較重地區傾斜,重點區域疫情防控取得明顯成效。疫情防控體系更加健全。
(二)加大穩增長政策力度,調控舉措有力有效。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報告關于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增強有效性的工作部署,加快落實落細各項穩增長政策舉措,及時謀劃出臺6方面33條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召開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著力穩住宏觀經濟大盤。積極的財政政策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加速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積極落實對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服務業等特殊困難行業精準幫扶的退稅減稅降費措施,加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等實施力度,出臺實施社會保險階段性緩繳降費政策。在更多行業實施存量和增量全額留抵退稅,增加退稅1400多億元,上半年完成留抵退稅1.85萬億元,存量留抵稅額基本退還完畢。加強基層財力保障,充分運用財政資金直達機制,保障助企紓困、民生補助資金精準直達受益對象,今年具備條件的中央轉移支付資金已全部下達到位。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三)著力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卡點堵點,工業經濟企穩回升。按照《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報告關于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的工作部署,積極解決疫情導致的產業鏈供應鏈卡點堵點問題,促進工業經濟穩步恢復。努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暢通。疫情發生期間著力推進交通物流保通暢和企業復工達產。建立健全物流保通保暢工作機制,完善貨車司機通行管控政策,大力暢通配送“最后一公里”。
(四)強化創新驅動發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取得新進展。按照《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報告關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工作部署,著力推進科技創新,培育壯大新動能??萍紕撔履芰Τ掷m提升。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2021—2035年)》,持續推進國家實驗室體系建設,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穩步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規劃和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方案。
(五)積極擴大投資消費,國內需求逐漸恢復。按照《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報告關于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的工作部署,針對疫情影響細化實化擴內需政策舉措,著力促進內需回升。投資關鍵作用持續發揮。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加快推進“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實施,加大“兩新一重”等重點領域投資力度,加快布局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全面啟動“東數西算”工程。
(六)切實加強糧食安全保障,鄉村振興戰略扎實推進。按照《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報告關于大力抓好農業生產、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工作部署,持續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著力穩定農業基本盤。大力抓好農業穩產增產。積極應對冬小麥晚播不利影響,夏糧總產量2948億斤、增產29億斤,質量好于常年,收購進展順利,秋糧長勢總體正常。
(七)持續深化市場化改革,發展內生動力有效激發。按照《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報告關于堅定不移深化改革的工作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改革,鞏固拓展改革成果,進一步加大改革攻堅力度。重點領域改革走深走實。印發實施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
(八)穩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發展空間持續拓展。按照《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報告關于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工作部署,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拓展對外經貿合作,推動外資外貿平穩發展。國際經貿合作繼續深化。主辦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四次會晤、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等,深化與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務實合作。
(九)深入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區域經濟布局不斷優化。按照《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報告關于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的工作部署,促進區域協同聯動發展,不斷提升新型城鎮化質量。區域重大戰略縱深推進。積極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有序推進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實施。不斷加強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系統保護修復,持續鞏固長江“十年禁漁”工作成果。
(十)扎實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積極進展。按照《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報告關于加強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和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部署,加強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修復,不斷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完成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全覆蓋。深入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組織實施重點區域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開展長江、黃河等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實施農用地土壤鎘等重金屬污染源頭防治行動,啟動新污染物治理行動。
(十一)堅決兜牢民生底線,人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改善。按照《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報告關于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部署,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民生商品保供穩價有力有效。推動落實完善重要民生商品價格調控機制,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加大重要民生商品產銷銜接、應急調運、儲備調節力度,確?!安嘶@子”產品穩定供應,保障城市核心功能運轉。指導各地進一步增加成品糧油儲備。
總的來看,《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報告確定的重點任務上半年完成情況良好,宏觀調控、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循環暢通等工作及時有力,改革、開放、科技創新、農業農村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綠色低碳發展、保障改善民生等工作取得積極進展,重點領域風險得到有效防控?!笆奈濉币巹澗V要確定的102項重大工程和年度計劃確定的重大工程項目加快推進。年度計劃確定的多數指標進展較好,居民消費價格、就業、國際收支等主要指標符合預期,居民收入、基本養老保險、糧食能源生產、環境質量、金融等相關指標進展順利。
綜合各方面情況看,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形勢更趨嚴峻,國內經濟一度出現波動,隨著一些疫情較重地區形勢逐步好轉、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加快落實,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堅持高質量發展方向不動搖,不搞大水漫灌、不透支未來,頂住壓力、克難奮進,全黨全國上下付出艱辛努力,全面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推動經濟在爬坡過坎中穩步發展。成績來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這些成績的取得,充分彰顯了“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充分彰顯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巨大潛力,充分彰顯了全黨全國上下團結奮斗的磅礴力量。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仍然存在,我國經濟運行仍面臨持續顯現的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面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面臨新的挑戰,經濟恢復發展的基礎還不穩固,下行壓力仍然較大。從國際形勢看,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從國內情況看,消費需求仍然不振,投資增長仍較乏力,穩定外貿難度加大,市場主體生產經營困難依然較多,就業等民生問題較為突出,重點領域風險持續暴露。
綜合分析研判,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國際局勢變化更加復雜嚴峻,疫情還沒有見底,國內經濟恢復發展面臨不少困難挑戰,下半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仍面臨較大不確定性。同時也要看到,面對內外部階段性、突發性因素沖擊,我國經濟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企穩回升,展現出了強大的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這充分說明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沒有改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生產要素條件沒有改變,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下半年,我們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加快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各項部署,根據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要求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落實落細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繼續做好“六穩”、“六?!惫ぷ?,持續保障改善民生,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鞏固經濟回升向好趨勢,力爭實現最好結果,推動經濟運行盡快回歸正常軌道,著力穩就業穩物價,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一些,爭取今年我國經濟發展達到較好水平。
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這是一個整體要求,要一體認識、一體落實、一體評估,要綜合看、系統看、長遠看,特別是要從政治上看、算政治賬。下一步,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動態清零,出現了疫情必須立即嚴格防控,該管的要堅決管住,不能松懈,不能麻痹,不能懈怠。堅決認真貫徹黨中央確定的新冠肺炎防控政策舉措,保證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功能有序運轉,該保的要堅決保住。
(二)進一步增強宏觀政策合力。加快推進穩住經濟大盤一攬子政策措施,做到落實要快、協調要快、見效要快。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落實落細各項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強對重點領域和基本民生的保障。
(三)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國際競爭力。發揮好重點產業鏈供應鏈保鏈穩鏈等機制作用,進一步優化企業復工達產政策,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持續暢通交通物流,進一步優化完善精準通行管控措施,加快推進物流保通保暢長效化、制度化、規范化。
(四)加大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力度。增強科技創新支撐作用,持續推進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
(五)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拓展有效投資空間,有力有序推進“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實施,全面加強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強化項目資金要素保障,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促進重點領域消費加快恢復,落實擴大汽車消費政策措施,推動汽車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展綠色建材、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加快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改善居民消費環境,加大消費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夯實糧食穩產增產基礎,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奮力奪取早稻和秋糧豐收,及時做好化肥、種子、農藥等農資調劑調運,組織好夏秋糧油收購工作。
(七)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舉措落實落地,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抓好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國有經濟管理,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八)扎實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有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持續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和污染治理“4+1”工程,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一體化進程,深入推動長三角地區科創與產業融合發展,持續加大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力度。
(九)穩步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十)進一步做好民生兜底保障工作。著力促進居民增收,推動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各項制度,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十一)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及時妥善處置各領域風險挑戰。提升能源供應保障能力,全面簽訂電煤中長期合同并加強履約監管,加強跨省區電力調度和余缺互濟,確保民生和重點用能。
下半年經濟工作任務艱巨、意義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關于經濟形勢的分析判斷和決策部署上來,堅定不移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及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要求,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擔當作為、求真務實,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不折不扣抓好各項工作部署落實落地,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